slogan
本部新闻
当前位置> 本部新闻 > 正文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作者:黄健炜家长  发布时间:2008-12-29  点击次数: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长大能够成龙成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往往仅有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找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实际上,如何教育孩子也常常是困扰我们每个家长的难题。在此,我把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点滴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学习借鉴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

一、做孩子的表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而家长的素质状况、人格形象和实践行为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和孩子的妈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我们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身的表率为孩子做榜样,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按时起床、不在床上看书、讲文明语言等,从平时点点滴滴小事和习惯中去教育他、培养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这样引导他:亲朋好友家的小孩来我家时,玩具玩坏了就给他买新的,他主动拿出好吃的就奖励给他再买,教育他怎样与人相处。

很长时间以来,他见到行乞的人时,总是要施舍一点零钱,自己口袋没有就要爸爸妈妈给;每次家里有好吃的时,他都能先给外公外婆一份;每当此时,我们总会夸奖他一下,肯定他的行为。渐渐地,孩子就有了爱心和同情心,懂得关心他人。

二.成为孩子的朋友

从小,我们就为他营造了一个和睦温馨、充满快乐和平等的家庭氛围。我们一般不采用家长式的管教,更多的是以谈心的方式相互沟通。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正确就会被采纳,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有一段时间,全家举手表决选一家之主,我家孩子还几次当过一家之主,并写有一篇日记的题目就是“我当一家之主”。

不强制,不严管,并不等于放纵。我们从来都不娇惯孩子。一些无理的,对孩子自身发展没什么好处的东西,我们总是以劝导的方式教孩子放弃。每当我们做错事时,也会对他说声“对不起”。在许多事情上,让孩子感觉到我们不是把她当作小孩看,而是当做一个大人,一个朋友,在与他交流,沟通。

我们家孩子爱运动,有空闲时间时,我们就和孩子在自家的餐桌上打乒乓球或下象棋等;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从不打骂和责备他,而是在查看试卷后,告诉他出错的原因所在,让他知道下次努力的方向。在更多的交流和关爱中,孩子就会信赖我们,每当做错事或有困难时都愿意与我们沟通,有心里话也会对我妈说,有高兴的事时,也会与我们分享。只有成为孩子朋友式的家长,才能做到与孩子的沟通无障碍,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教育时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黄健炜家长:黄亮)

上一条:家教心得7
下一条:教育心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