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相信我们每个家长都在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了,但为什么有些孩子教育成功,有些教育失败呢?我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家长。家长正确的引导及教育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培养良好的习惯;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更是培育孩子的重要条件。我一直都深深地记得去年吴校长在一年级家长公开课上引用的一句名言:“要公正和准确地判断儿童,我们不应把儿童从他们的生活圈子里硬拉出来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应当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因此我们家教的思路是:和孩子做朋友,在读懂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学会做人的优秀品质,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具有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自信乐观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这个世界创造自身的价值。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在儿子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感受。
1. 培养孩子对时间管理的能力
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谁对时间有更强的掌控能力谁就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因此我们很重视培养孩子对时间管理的能力。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大多都很贪玩,自控能力比较差,对时间的管理能力也比较差,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发现他有时候做作业要拖很长时间,做一会玩一会,而家长只能在后面不停地催促,甚至于出现过都要睡觉了突然想到还有什么没完成;有时候作业很少时,孩子有很多可支配的时间,在家里磨磨蹭蹭玩玩闹闹直到睡觉时间。这种无序的状况让我下定决心开始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从那时起,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了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和周末时间表,监督孩子按照规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另外,每个寒暑假,我也会为孩子准备假期时间表,每天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保证孩子在假期内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做一些课外感兴趣的事情。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死死看住孩子,而是让他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平常,我们也会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珍惜时间的教育工作,让孩子知道时间的宝贵,知道拖拉磨蹭浪费时间带来的麻烦。时间长了,我们和孩子之间已经建立了时间的共同语言,孩子也慢慢习惯了用时间来衡量自己的效率,做事情也开始有了时间的概念,既能学得快乐,也能玩得开心。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师大附小就为所有的家长针对如何教育孩子上过一次公开课,当时吴校长就告诉我们要抓住三个环节:认真上课、专心作业、课外阅读。我们经常告诉孩子一定要上课认真听课,不然就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劳动不珍惜,如果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说话而干扰其他的孩子更是不礼貌的行为。当然光说大道理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很注意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些问题便及时给与教育和引导。孩子放学回家后,我们会要求他自己认真把作业做好并且检查,并约定好奖罚规则。因为我们下班时间迟,爷爷奶奶自然就承担起控制孩子作业质量的责任,他们会要求儿子首先做到认真写好每个笔画,作业卷面整洁,然后就是必须仔细检查,准确无差错。爷爷奶奶会对孩子完成后的作业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作业不认真或者出错的情况,爷爷奶奶们也会毫不留情的兑现约定好的规则。晚上当我们下班回家时,我们会给儿子找一些课外书来阅读,有他喜欢的书籍,也有我们有针对性安排的阅读训练。比如我们买了一套《小学生看图注音作文》,除了孩子自己看作文以外,我也经常和他玩佳句PK游戏,就是找出来几个词,每个人组成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最后比一比谁的句子最美,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孩子文字描述的能力进步很快,有时候组织的句子真算得上语出惊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
3.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为配合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我设计了《苏嘉林积分榜》,对我们所希望的一些好习惯采用正激励的方式来引导他,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到,从而得到更多的星星奖励,我们会兑现当初承诺他的心愿,在对他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同时,也让他感受到进步的快乐。这种家庭的“赏识教育”淡化了孩子和我们的对立情绪,在我们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在一次次实现目标,超越目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按照我们设计的路线取得了进步,用鼓励和引导代替繁琐的说教,往往能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
另外,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儿子的自尊心很强,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平常我们都是以表扬为主,多给他一些信任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有的时候,孩子做错事情也难免会遭到批评和指责甚至于惩罚,通常我都会在事情过去后,在我们两个人的场合下,耐心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问题在什么地方,鼓励他只要改正还是好孩子,消除他心理上的阴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多鼓励他,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充满理智的爱,既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也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我认为父母的信心是教育孩子的基础,我对自己的孩子永远充满信心。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
快乐的童年对人一生性格的影响十分重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影响,可能会因为家长引导不及时而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健康甚至畸形发展。因此我们家长更应该与孩子成为朋友,多注意、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健康。
除了和老师做好配合,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外,我每天都要询问一下他在学校里的情况,班级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些同学表现不错,哪些同学表现的不太好,让他自己说为什么这样看待,同时也注意观察孩子情绪上的微妙变化。我在平常交流中发现,孩子现在长大了,已经开始有了自我心理防御的本能,以此来逃避责任或者家长的批评,家长如果不注意往往会得到不真实或者被孩子过滤后的信息。因此,我一直注意在沟通的同时,刻意营造一种宽松随意的氛围,让孩子在感受到家庭温馨基础上,自己主动说出来他的开心不开心、他的为人处世方法、是非判断标准。我自己也是本着和孩子做朋友的心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真诚、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等良好品质。他有时受到委屈,流着眼泪回到家,我们虽然心里舍不得,但还是耐心地劝导他如何避免这些事的发生,并告诫他千万不要和同学吵架,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实在不行,再报告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一直认为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但前提是必须创造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孩子做好朋友,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5.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十分重要,有爱无教、放任不教等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后果让每位家长不得不反思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教育的尺度,进行科学的教育。
为此,我们买了一些成功教育孩子的书籍,如孙云晓编著的《好父母好方法》、美国斯宾塞.约翰逊编著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等,对个人教育素质进行提升。我们在学习成功父母们教育孩子经验的同时,注意把一些有用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教育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整天和家长在一起,他看得更多的是家长怎么做,而不是家长怎么说,身教甚于言教。设想一下,一个满口粗话的家长再怎么教育孩子要文明礼貌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所以作为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好的父母才会有好的孩子。
另外,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很多,思维活跃,对课本以外的历史地理自然等知识也越来越好奇,我们深感力不从心,自身的知识面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因此我们也买来孩子感兴趣的相关书籍,不忙的时候也和孩子一起看,帮助孩子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家长的文化知识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自从孩子上小学以来,无论在学习、品德以及生活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2007年儿子因优秀的表现被评选为师大附小三好学生,目前是班级数学课代表,经常帮助老师参与班级的一些管理,我们在感激学校和老师辛勤教育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可以说,我们在和孩子一起进步着成长着快乐着。
但是,随着孩子对学校生活渐渐熟悉,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开始有些懈怠,没有时刻尽到家长教育的责任。比如:前面提到的很多家教心得,有时候会因为自己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而没有坚持下去,导致家教工作没有持续性,这种时紧时松的家教方式会让孩子感到松一阵紧一阵,起不到强化和巩固的作用,反而会带来孩子的厌倦甚至消极对待,不利于孩子养成性的形成;另外,由于家长自己能力欠缺或者认识不足,对如何全面教育好孩子并没有考虑清楚而实施了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比如:我们在培养孩子自我生活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好,经常过于不放心孩子而没有给孩子足够尝试的机会甚至于包办,对孩子自立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也和家庭、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孩子才上二年级,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等于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也必须不断总结自己家教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完善自身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质量,培养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生存。所有的家长朋友们,爱孩子就拿出实际行动吧,关心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